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探索

 【发布日期:22-12-30】 【字号: 】 【关闭此页【点击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融合的又一次飞跃,以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升华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应该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做到与时代同步伐;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指引,追溯马克思主义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并回答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继续书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诞生已经两个世纪。时至今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化发展,科学新型技术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占据真理的最高点。“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跻身21世纪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是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并在动态中发展。

在中国的实践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彰显和印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发展

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本质上是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的共同体,是生产关系性质决定与利益相互交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是有关联的,但是两者又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将两者等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全人类的幸福作为出发点,以利益共同体为基础。这是基于深刻把握世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从而作出的一种科学判断。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当今全球全世界面对的两大具有全局性考量的战略问题,其中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交织的,表现为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统筹兼顾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又要在促进世界发展中坚持维护世界和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对这两大全球重要战略问题提供的一种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综合考量世界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前提下逐渐形成的,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共同体的一种发展。

一条以和平共赢发展为理念的人类社会的成长发展新路线更加现实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关于马克思主义群众立场的坚持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都是人民群众,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党与无产者的关系中,强调“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是与其他工人政党相统一的,共产党是以满足无产者的利益为核心的。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群众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一切活动坚持的前提。它把实现人民幸福是人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作为发展的归宿,坚持发展为了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为基本动力,发展依靠人民把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作为发展的来源,最终实现发展成果由人人共享。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的强大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人民群众的智慧以及力量在发展中得到凝聚,有利于依靠人民创造伟业。

串联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是人民主体性。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想人民之所想,注重人民在生活中最期待改变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主要围绕如何满足人民的急切需要让人民过上舒心日子、如何达到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等要求从各个领域出发关注民生。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为新时代我国民生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宏观目标和总体部署,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立场的坚持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尽毕生心血一直都在理论与实践中探索人类发展走向、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生态环境方面,马克思主义不仅重视生态,而且以人类文明发展的宏观长远视角进行审视,从多重维度提出“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生态危机制度根源论”“生态文明的最终价值取向论”等富有哲学韵味的生态思想理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对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扬,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破解了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三个统一,即: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实现美丽城市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统一、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同时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创造最普惠的民生生存环境、山水湖田林草是一个整体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保障来源于严厉的法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句话对于生产力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阐述,深刻揭示了自然生态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内在属性,其中蕴含着保护自然和解放生产力之间辩证统一关系,即:解放生产力就是解放生态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绿色的生产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无论是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适应新时代的历史发展方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一次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重大变革的深刻认识,对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生态哲学理论是一次与人类未来社会发展展望的彰显。

马克思主义真理影响下的实践发展

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以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深刻影响着世界也改变着世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开始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相互交融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生命图景,透视了历史运动的本质,指引着时代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中得到彰显和印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同时指出“学习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基于中国深刻变革基础上的伟大实践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也为中国发展作出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融合的又一次飞跃,以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升华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我们更应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走适合中国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起点,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开阔中国特色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模版,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在实践过程中填充具体内容,继续向人类社会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应该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做到与时代同步伐;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指引,追溯马克思主义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并回答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继续书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系中共雅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