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践行初心
为雅安投入四川现代化建设贡献党校力量
中共雅安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
常务副校(院)长 蒋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就事关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深刻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我们要更加自觉把握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坚守并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紧扣定位、聚焦抓手、围绕路径,为雅安投入四川现代化建设中积极贡献党校力量。
紧扣党校工作在党的中心工作中的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这些要求既关乎党校工作的政治方向,也关乎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方法,既是对党校工作整体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每一家党校、每一名党校人的要求,任何一家党校、任何一名党校人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和“精准”定位自己,在本职工作中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服务党的中心任务。我们党校的党校工作,必须更加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委的党校工作,把总书记和党中央部署的“作战图”细化为“施工图”。
紧扣党校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发挥优势作用的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党校是教育培训干部的地方,不断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我们党校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全社会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更加积极发挥优势和作用。
紧扣雅安投入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定位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全会还明确提出,支持雅安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和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这是雅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是推动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在雅安的具体化。雅安着力在融入“五区共兴”格局上实现更大突破,明确雅州新区作为雅安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阵地、主平台,以雅州新区为核心区,成雅新城为起步区,高水平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加快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雅州新区也是市委党校即将搬入的新校区所在地,雅安党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样也要体现在以两个独特价值推动雅安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战场。
聚焦省市本轮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改革“3+1”模式谋划
● 一是规范市县一体办学模式。
统筹雨城、名山市县一体办学县级党校的全部主体班,以共同搬入新校区为契机,真正实现市区合署办公、一体办学。
● 二是优化市县统筹办学模式。
统筹天全、汉源、石棉市县统筹办学县级党校的三类主体班次,最大限度饱和新校区承载的主体班办学量,真正实现市县统筹办学。
● 三是大力支持独立办学类党校建设。
支持宝兴县委党校继续保持独立办学,进一步用好雅安夹金山分院教学点牌子,持续放大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红色品牌效应;支持荥经县委党校转为独立办学,鼓励依托挂牌建设生态文明学院,着力构建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地和成果展示平台;支持芦山县委党校转为独立办学,鼓励依托挂牌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打造一批乡村振兴教育现场教学点、实训基地,着力展示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
聚焦实现“党校+学院”“一体+融合”发展目标
今年2月,雅安市委印发市委党校新“三定”规定,雅安夹金山分院正式整合到市委党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更加认识到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载体,进一步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建设,特别是依托翻越夹金山、强渡大渡河国家重点展示园建设,充分发挥市委党校对各县(区)党校的指导作用,从整体性视野强化全市红色资源研究的系统性,牵头丰富完善红色精品课程,突出红色体验式教学特色,统筹打造提升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更加积极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雅安实践的深化。
围绕发挥展示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雅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的窗口作用,进一步厚植政治内涵
● 一是着力展示雅安突出优势。
聚焦雅安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有大熊猫、雅茶“两大名片”,有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两大金字招牌”,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藏铁路、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三大战略机遇”,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战略位势“三大突出优势”,紧紧抓住市外培训班来雅开展培训的契机,通过班前教育、课堂教学等形式,将雅安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发展之势向市外参训学员做全面展示。依托雅州新区示范区的示范带动功能,积极帮助各县(区)宣传地方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发展前景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雅字号项目,努力成为可有效聚合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的平台。
● 二是着力展示雅安改革经验。
聚焦雅安“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总定位,围绕市委全面深化改革任务,针对在雅州新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创新发展方面先行示范中形成的有特色、可复制、能推广的原创性改革经验,及时打造精品课程,在雅州新区集成改革试点新打造一批现场教学点,全面展示现代化雅安示范区实践。
● 三是着力展示雅安干部作风。
注重生动展现全市各级干部攻坚克难、大干快上的拼劲干劲,聚焦重要时间节点,紧扣重大活动热点,大力宣传雅安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奋进举措、进展成效,特别要将雅安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干,聚力打造一流政务、一流法治、一流市场、一流人文“四个一流”营商环境,以最大诚意、最高礼遇、最优政策赢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新景象展示出来。
围绕发挥贯通灾后重建“样板”“典范”打造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厚植理论内涵
● 一是依托芦山地震灾区打造践行重建新路推动发展振兴样板,构建突出感恩奋进精神风貌的忠诚教育基地。
优化现场教学线路和现场教学点的主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着重诠释雅安干部群众始终牢记领袖嘱托、把总书记的如山厚爱转化为感恩奋进的强大动力;同时,将雅安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精心打造专题课程,广泛释放雅安依然美丽安全的信号。
● 二是依托宝兴县县城功能疏解,构建呈现雅安恢复重建新成果的示范窗口基地。
结合雅安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宝兴县县城功能疏解“趟新路、出经验”的措施和《6·1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宝兴县县城功能疏解实施方案》中灵关镇以省重点项目雅安夹金山分院灵关校点建设为主的红色新城建设及穆坪镇雅安夹金山分院教学区的规划打造,积极推动其建设成为又一扇展示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动现代化雅安示范区建设的示范窗口。
● 三是依托“9·5”泸定地震灾区打造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典范,构建落实总抓手实现路径的实践教学基地。
多维度聚焦统揽灾后恢复重建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涵盖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文旅融合发展和社会民生等领域的重振雅安文旅雄风、重塑雅安文旅形象实践案例,新建一批以实践回应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基地。
围绕发挥凝聚社会各界智力资源的人才高地引领作用,进一步厚植实践内涵
● 一是布好教研咨一体化发展“一盘棋”。
树立“课比天大”理念,坚持“抱团”作战,切实发挥我校覆盖全市党校师资的三个学科创新发展团队凝聚力,大力实施精品课程开发、特色教材编写、教学线路打造、科研项目孵化、新型智库建设工程为一体的创新工程。
● 二是用活人才、课题、经费“三张牌”。
加强名师孵化培育,重点培养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深化“放管服”举措,支持学科创新发展团队负责人根据任务需要和工作实际,对选题方向、人员分工、课题分配、举办学术活动等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进一步抓好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深化“墩苗计划”;突出项目的基础作用和高质量成果导向作用,推动成果在职称评聘、岗位定级、称号专家评选中的全方位运用,加大成果奖励力度。
● 三是做好智库建设“1+N服务”。
探索将党校自身建设成为本地各类智库、专家团的服务平台,积极借势借力,借船出海,完善成果转化功能,充分挖掘学员“富矿”,将研究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路径相结合,畅通咨政成果报送和反馈渠道,努力做到“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